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验交流

“两优一先”风采展丨袁卫华、程涛

发布日期:2025-07-15 14:51信息来源:市直机关工委 作者:市直机关工委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优秀共产党员

袁卫华,2011年7月到国网黄山供电公司参加工作,201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现任国网黄山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槐源变电运维班班长。

对党真情告白

作为一名基层的变电运行人员,我日复一日坚守在设备嗡嗡的变电站中。这里,电压等级悄然转换,电流无声奔涌,是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石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平凡岗位所承载的千钧重量——每一次精准操作,每一次设备巡视,每一次应急响应,都关乎着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和工厂机器的持续运转。这份沉甸甸的责任,正是我作为一名电力共产党员最根本的初心:人民电业为人民。

党员身份是我的行动准则,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,我冲锋在前:设备大修带头攻坚,技术难题组织攻关。组织的培养让我成长为电力骨干,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,安全上做最可靠的守门员,技术上做不懈的求索者,作风上做奉献的排头兵,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。

先进事迹

扎实工作、确保安全生产。通过一年的岗位轮训和技能培训,定岗到继电保护班从事继电保护专业工作,2014年被确定为工作负责人,2015年被评定为继电保护技师,2016年被评定为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师,2020年调至变电运维岗位工作,2021年被评定为电力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。先后完成槐源变、乌门变等20余座新建和改扩建变电站的调试验收及启动送电工作,确保项目“零缺陷”投运;从事14年生产工作,始终保持安全生产“零违章”。先后获得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,安徽电力工匠,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优秀帮扶工作者,国网黄山供电公司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。

刻苦钻研、力求创新创造。在工作过程中,结合遇到的问题,主动思考,寻求改进。针对变电站直流系统更换过程中存在直流失电的风险,研制了新型便携式直流电源,获2014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,并在实际生产中运用。质量管理课题小组《便携式直流电源的研制》被评为2014年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,《缩短智能变电站二次验收时间》获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2016年度优秀QC成果二等奖,《保护装置压板智能校验装置的研制》获2017年安徽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,《降低变压器分接开关故障次数》获2018年安徽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,《消弧线圈测试仪的研制》获2019年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群众创新奖三等奖,《多功能电源盘的研制》获2021年安徽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,《变电站保护屏压板巡检辅助仪的研制》获2024年安徽质量管理小组三等奖。

忠诚企业、主动援藏帮扶。响应公司号召,2018年10月,赴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山南供电公司进行“东西人才”帮扶,帮扶的岗位是继电保护班班长。通过有效的设备管理,明显提高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和设备运维水平。通过“传帮带”,提高了当地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,在西藏首届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技能竞赛中,担任教练,带领山南公司代表队获得第4名的良好成绩。在“三区三州”电网建设中,作为先锋队员和“百日攻坚”突击队员,完成35kV加查镇变技改,夏日变、乃西变等6座新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验收工作。

勇挑重担、守护电网安全。2020年10月,被任命为槐源变电运维班班长,充当打破专业壁垒、探索专业融合、打造变电专业“全科医生”的排头兵,通过运检一体化作业,极大地减少了工作现场人力物力的投入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随着超高压设备的属地化,带领班组负责500千伏徽州变的运维工作,大力践行“实、新、细、勤”的工作作风,强化设备管理,精益设备运维,精准设备监控,全力保障黄山地区电力可靠供应。

优秀党务工作者

程涛,男,黄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(营商环境)党支部书记、中心主任,高级工程师、中级经济师。

对党真情告白

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,不知不觉中,不动产登记统一登记已落地实施十年。十年间,黄山不动产登记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,从半月领证到当日办结,从一站服务到一窗受理,从纸质流转到信息共享,从窗口办事到全程网办,从房屋、土地到自然资源,从城市、农村到绿水青山,一步一脚印,一年一台阶,不动产登记队伍一路奔跑、从未停歇。我们深知,坚守为民登记的初心,定要滚石上山、爬坡过坎,牢记“黄山先登”的使命,必是披星戴月、跋涉山川。作为一名窗口基层党务工作者,我深感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,时刻谨记着群众手中那本红色证书的份量。当群众接过“红本本”时脸上绽放的笑容,那便是黄山映山红般最美的风景,更是我们奉献的价值明证。

先进事迹

程涛用17年的坚守与创新,将产权证书转化为饱含温度的“民生答卷”,以“125”服务密码解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范式,让每一本“红本本”里都跃动着一颗为民的“红心心”。

“1”支铁军:党建铸魂,服务生辉。党建是业务发展的根与魂。在程涛的带领下,一支平均年龄仅34岁的年轻队伍,实现了从“窗口服务”到“主动服务”的巨大转变。这支队伍背后,是政治合格、业务过硬、作风优良、服务高效铸就的专业素养,更是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”等40余项省部级荣誉见证的责任担当。程涛常说:“党员亮身份不是口号,而是要将‘始于人民需求,终于人民满意’的承诺镌刻在每一项服务中。”无论是信访纠纷还是加班值守,他始终冲锋在前、攻坚克难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”的深刻内涵。

“2”维创新:双轮驱动,智惠民生。以党建为引领,程涛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改革双轮驱动,打造了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化服务体系。带领团队攻克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技术难点,实现“全程网办”“跨省通办”,让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。创新推出“交房即办证”“交地即办证”“竣工即办证”等举措,推动登记财产指标稳居全省前列。“一次办、网上办、自助办”成为常态,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提升。在“十年见证520·登记先锋在行动”党团共建活动中,首证持有人郑先生感慨:“十年前跑断腿,如今一个窗口全搞定!”这正是改革成效最生动的注脚。

“5”心服务:温度传递,民心所向。程涛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,发挥“徽易登”党建品牌效能,以“初心、匠心、暖心、连心、恒心”为服务内核,组建党员先锋队,推出系列务实举措,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、“绿色通道”服务;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登记费减免服务;为上班族群体提供“全年不打烊”服务;为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提供专班服务。“心系百姓,一流服务”“急企业所急 忧群众所忧”……一面面锦旗、一封封感谢信,映照着“五心”服务的温度与力度。

“把初心写在行动上,把使命落在服务中”。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,程涛的“125”服务密码,不仅仅是每一次耐心解答、每一次延时服务、每一次疑难化解,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十年如一日的坚守。这份坚守,源于对“红本本”背后万家灯火的责任感,更源于时刻对群众用心用情的“红心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