歙县县直机关工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,把党建工作融入全县中心工作,凝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力量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“微网格”,织密联系群众服务网,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,以党建引领基层和美善治。
创新先行,促牢善治根基
深化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、社区结对共建工作,优化调整“单位包网格、支部联网格、干部联楼栋”,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架构,100余个县直单位、2千余名在职党员组成红色志愿服务队伍,下沉到网格,共同参与网格化管理和服务,创新“15880”(由我帮帮您)网格工作法,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,在全县划分1979个微网格,坚持以上率下,以机关带系统,建立机关党建协调联动机制,成立全县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,对全县192村(社区)基层治理问题开展分层分类调研指导,强化协调跟踪保障。按照“规模适度、界限清晰、无缝覆盖”原则,统筹考虑地域面积、区域治理工作量等因素,按照每个网格不超50户的标准,在全县10个城市社区建立108个微网格,深化“双联系双服务”,加强县直单位与社区共建联建,充分利用县直单位资金、人才、技术等资源优势,挖掘打造在职党员参与的“三官一律进社区”“翕事堂”“歙事井然”“歙警先锋”“五彩文旅”“税风和煦”等品牌,在走基层、融治理方面率先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。
机制同行,促发善治活力
出台《歙县“党建+基层微网格”试点工作城区方案》《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提升行动方案》,按照“场地共建、资源共筹、人员共管、活动共办”原则,以交通便利、人流密集、出入方便的小区为重点,利用闲置用房、废弃场所、小区架空层,在和泰国际城、上海花园、富宸祥园等15个小区改扩建网格党群服务站39处,设置党员活动室、青年人才角、协商议事厅等功能场所,方便开展党员教育管理,惠民政策宣传、城市形象展示,志愿服务组织等,推广运用 “圆桌议事会”“板凳议事会”“逢四说事”“幸福来敲门”等群众工作法,开展“五微”行动,定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畅通联系服务群众场所和渠道。制定机关党建工作考核办法,加强与社工部和社区的工作联系,将各单位组织党员进社区报到、参与社区网格治理等情况纳入机关党建考核,强化实时监督、动态考评、过程评价,形成从上至下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,指导184个机关党组织结合各自职责分别制定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任务清单,激发各单位创先争优意识和干事热情,提升治理活力。
服务暖行,促解善治难题
常态化推进在职党员“进社(小)区报到”制度,构建“工作在单位、生活在小区、奉献双岗位”新机制,组织在职党员亮身份作表率,参与居住地社区、网格党支部开展各项共商共治活动,主动为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出谋划策、献计出力。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行动,了解居民和企业的心声。2024年,在职党员进小区报到1668人,累计收集1600余条群众需求,通过各类平台解决民生实事1259件,协助处理小区公共区域维修、停车难、文明养犬等问题600余件,参与开展五微行动1500余人次,发布“五微行动”服务清单 261项,征集“微建议”17条,认领微岗位369个,开展邻里矛盾调解、安全隐患排查、食品安全检查等“微协商”10次,办理群众“微实事” 43件,帮助实现“微心愿”23个,不断畅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平台,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。在“6·20”和“6·23”洪灾期间,组建648支党员先锋队参与抗洪救灾,65个网格党支部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队,高效投入到抢险救援、安置群众和灾后恢复建设中,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