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休宁县加强“小党龄”党员教育管理,抓住“预备党员一年预备期、转正后三年”教育培训“黄金时期”,创新实施“小党龄”党员能力培养“育苗计划”,进一步探索理论教育、教育引导、实践锻炼、积分管理的全周期培养教育新模式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高。
理论铸魂,固本培元育“壮苗”
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,推动理论学习融入日常、抓在经常。充实理论课堂,搭建县级党校、远程教育基地、党员活动室场所为一体的培训载体,以“示范培训在前、普遍培训兜底”的方式开展全面理论学习。目前已举办理论素养提高示范培训3次,进一步巩固政治理论知识。丰富阵地课堂,统筹用好本土红色资源,常态化组织新党员前往石屋坑、红廉展示馆、状元博物馆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,提升学习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。结合开展“学习身边榜样”活动,学习县内“中国好人”“两优一先”受表彰对象等模范人物先进事迹,引导新党员坚定信仰信念、践行初心宗旨。
教育引导,精准滴灌育“精苗”
实时关注新党员思想动态,着重从“四个意识”“两个维护”等方面开展教育引导,做好培养考察记录,持续强化新党员政治素质。党支部书记作为“第一责任人”关怀帮扶新党员,通过开展谈心谈话、教育鼓励、引导示范等方式,持续拓宽党内关怀成效,让新党员学习有目标、成长有方向。同时指派1名信仰坚定、思想过硬、作用扎实的老党员作为“先锋引路人”,明确理论宣讲、示范带动等5项职责,每月开展1次思想交流,重点关注政治立场、思想动态、党性修养及现实表现,对其中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教育、第一时间纠正,确保思想不懈怠,方向不走偏。近两年来已建立帮带关系113对,开展谈心谈话超1500次,纠正“言论不当”“举止随意”“政治观念不强”等问题26个。
锻炼加压,实践锻炼育“墩苗”
坚持把工作一线、矛盾前沿作为党员历练成长的“练兵场”,在常态化承担党组织分配任务的基础上,将新党员全覆盖编入基层治理网格和各类党员突击队、志愿服务队中,按照“先易后难、循序渐进”的原则,有计划地为新党员设岗定责,安排服务事项代办、人居环境整治、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,要求每人每月服务时长不少于8小时,每季度清单化列出工作事项,年底接收群众评议。目前,新党员全部纳入网格管理,开展反诈知识宣传、技术指导、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500余场次。2024年“6.20”暴雨期间,180余名新转正党员主动参与险情排查、包组联户、灾民转移等工作,在防疫救灾一线筑起了一道道“红色堤坝”。
积分管理,巩固培养育“长苗”
加大纪律教育力度,通过组织学习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等法规制度,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。注重将纪律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,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感受到纪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。制定“小党龄”党员“先锋指数”,对照党章党规规定的党员义务和教育管理实际,设置“维护群众利益”“遵守党的纪律”等10项正面事项,每年基础100分,明确政治立场不够坚定、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、存在与民争利行为等6条纪律“红线”,年度积分少于60分或触碰“红线”即纳入本年度“初心回归班”进行“回炉”教育。将“新发展党员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”固定为党支部年度党员大会规定动作,通过“个人批评-党员互评-群众测评”的方式,客观评价新党员现实表现。